做教育的人都知道,学校教育不仅应该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,更要对学生终身幸福负责,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,这也是国家反复要求要坚持素质教育,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因。
但社会和市场的主流价值观并不理这一套。社会,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仍然是以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。这固然跟现行的高考制度和与之对应的文凭择业的现实有关,也跟发展中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经济,历史文化背景有关,可怜的家长不明就里的把孩子往升学率高的学校送。根本不顾及自己孩子的学习基础,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,花钱买心理平衡的同时期待能有奇迹发生。这也是择校热短时间不会降温的原因吧!
作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和教师,几乎别无选择的要跟着社会和市场走。否则学校将无法生存。这不是教育向社会献媚和妥协,而是一个欠发达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所必须付出的沉重代价。只是一代人,二代人的时间问题了。
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大局,但我们有没有办法在保持高强度的升学教育的同时,渗透一些跟受教育者未来生存戚戚相关的素质教育呢?我们能做得更好吗?大家试试看吧!
------创造一种安全,愉快与和谐的学习环境,保持一个充满赞扬和肯定的班级氛围,使学生感到安全,受到鼓励,得到尊重和富于挑战。
-------在情景交融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,注重在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,公民教育,挫折教育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。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态度。请不要扼杀学生的活动要求吧!一次好的主题活动所产生的效果比多上十节课的效果不会差耶!
--------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任何一个学习者,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成就感,他就不想学习了,我们要善于挖掘出他们的闪光点,鼓励他们克服困难,坚持学习。
--------好好备课吧。要明白,精妙的教学语言,完美的教学过程,能唤起学生的震撼和共鸣。而富有哲理内涵与理性色彩的讲授,不仅会发展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力,而且会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到巨大的作用。当学生把这样的课当作终身难忘的教诲时,我们教师是不是应该感到由衷的欣慰呢?
评论